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霍芬海姆拜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霍芬海姆拜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谢谢诚邀!
2月29日晚德甲赛场出现百年不遇的奇葩场面。
德甲第24轮拜仁客场挑战霍芬海姆的比赛,下半场开始不久拜仁已经6:0领先霍芬海姆。此时看台拜仁球迷攻击霍芬海姆老板霍普导致霍芬海姆球迷退场,霍村球员退赛,拜仁球员也一起走到场边表示对极端球迷的抗议。
比赛中断十多分钟后,比赛第77分钟开始,球场上出现让人震惊的画面:双方球员在球场互相传球,互相散步、聊天,球童玩起了颠球。双方这种方式抗议极端球迷直到比赛结束。拜仁俱乐部估计逃不掉德国足协的进一步处罚。
【深层原因】霍普是霍芬海姆俱乐部的最大股东,他被很多德国当地球迷认为是资本入侵、违反50+1政策的代表,造成不公平,因此经常会遭到对手球迷的攻击,这个是事件不断出现的核心因素。
赛场辱骂——“50+1”?拜仁极端球迷的傲慢与偏见
北京时间2月29日晚,德甲第24轮,拜仁做客沃尔索莱茵-内卡竞技场,比赛双方进行了友好而亲密比赛运动,即使比分高达0比6,但是现场气氛极其和谐(口吐芬芳)。
是的,没错!就在昨天晚上过去的德甲比赛中,拜仁客战霍芬海姆,霍芬海姆0-6告负拜仁,但是场上发生了很糟糕的一幕:拜仁极端球迷在比赛后半打出横幅,辱骂霍芬海姆老板霍普,并声称德国足协欺骗了球迷,没有说话算话。虽然经过拜仁主帅弗里克劝说暂时收起标语,但是10分钟后,再一次将横幅打出,受到干扰球员和教练等人陆续离开了球场进行紧急商讨,虽然拜仁将帅及名宿到场边劝说球迷冷静依然无效。出于对极端球迷的抗议,拜仁及霍芬海姆球员均商议进行了一段“和平的”传球接力并在比赛结束后共同致谢球迷的观看。
球迷愤怒为何而来?起源来自于德国足协的“50+1”政策,一方面,德国足协为了避免球队收到投资人大额注资买卖球员影响各支球队平衡;也为了避免球队因为投资人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或者是自身经营不善导致球队失去支持及受到拖累等等原因,于是规定了投资人控股俱乐部不能超过半数,最多只有49%。另一方面,德国足球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环境,球队也主要是会员制,球迷会员拥有着球队的“生杀大权”,德甲也因为这些问题导致没多少大投资人有兴趣入股,也就是我出钱了居然我还不能自己说了算?一旦违反,固执的德国球迷就会跳出来让你滚蛋!
但是也有例外,规定同样也有例外,“勒沃库森法规”规定,连续投资20年即可获得俱乐部完全控制权。比如老牌的拜耳-勒沃库森俱乐部(德国拜耳控股)以及大众-沃尔夫堡(前身是德国大众厂队)这样的存在。当然也存在着像莱比锡RB这类型钻空子而被球迷扔血牛头的球队;也有着多特蒙德、拜仁这种“股份制”的球队。而今天被辱骂的刚好属于前者——球队老板,“SAP”创始人,软件巨头霍普从1989年起,就已经开始投资霍芬海姆,并在2006年后继续加大了投入,并在2015年达成“连续投资20年以上”的成就,成功的拥有了96%的股份,也拥有了完整的俱乐部表决权……然而这无疑让固执到偏执的德国球迷难以接受了。
一个能连续投入同一支看起来并不算非常强力的球队,这样的人如果不是一个真-球迷,那真的能被人喷一脸唾沫了。更何况很多时候一个俱乐部的成功,并不能完全依靠球迷的导向,毕竟专业的人能做更专业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下,还有谁敢于对球队进行投资呢?更何况整套程序完全合理合法。
上面我们说过,拜仁和多特蒙德等几支球队是股份制的,可以说资本通过了另一种方式在控制着球队,也是非常有效果的避开了“50+1”条款的限制。再加上老牌强者肯定更受股票资本市场及顶级球员青睐,吸引投资和引援都更加容易,于是就发生了几个强队垄断冠军的事情。
事实上,合适的资金注入和管理,带来更多的后起之秀让球队变强,竞争更激烈,这样的公平才是所有球迷真正需要的;在我看来,偏执的球迷做出来的一系列举动,不过是担心已经事实存在的霸主地位受到动摇所做出来的所谓“维护传统”的行为。
傲慢与偏见已经深入他们的内心。
在本轮拜仁客场6-0大胜霍芬海姆的比赛中,拜仁球迷看台再次有球迷打出标语侮辱霍村董事霍普,这些横幅导致了比赛两次中断。
拜仁与霍村的这场比赛在第67分钟和第77分钟两度中断,当时客队的拜仁球迷看台上出现了“一切都没有变化。德国足协没有遵守诺言。霍普依旧是个xx养的。”的横幅。
实际上大家普遍理解的“50+1”并不是指私人投资者或企业不能拥有职业球队50%或以上的股权,而是俱乐部必须拥有50%以上的表决权,而且俱乐部在所有资产所有人中,在50%表决权之外,至少额外再拥有一个进一步的表决权比例,也就是大家理解的那1%,但并不仅仅是1%,它更像是一个宏观代名词,当然,它代表的是表决权,而并非资产比例。
早前德国足总以多特蒙德球迷羞辱霍芬海姆财主迪特马·霍普为由,禁止多特蒙德球迷在未来两年出席该队作客霍芬海姆的赛事。岂料这一决定却引发了更多德国球队的激进球迷在看台上展示针对迪特马·霍普的标语和旗帜。上周末最为瞩目的,当然是拜仁慕尼黑作客大胜霍芬海姆6:0期间,赛事因为客队球迷拉开“迪特马·霍普是妓女之子”的横幅而暂停。当裁判再次吹响比赛继续的哨声是,两队球员都没有继续争取进球,而是互传皮球直至整场比赛结束。
德国球迷针对迪特马·霍普不是没有原因。1998年,当德国球队可以由非牟利组织改组为有限公司时,德国足球联赛也通过了“50+1”的规定,明文规定球队的会员(即球迷)要持有球队的51%股权,以确保球迷仍然保有球队控制权。能避免受制于“50+1”规定的球队只有两队:勒沃库森与沃尔夫斯堡。但这两支球队原来就是大企业成立的员工球队,所以不受“50+1”规管争议不大。
而霍芬海姆呢?
霍芬海姆原本是名不经传的业余球队。近年它能异军突起长留德甲,甚至曾争得欧冠资格,有赖于富商迪特马·霍普的财政支持。迪特马·霍普年少时曾是霍芬海姆青年队成员,随后依靠成立软件公司致富。由于后来德国联赛会容许连续20年投资特定球队的投资者可以成为球队大股东,霍芬海姆就获准避开“50+1”。2015年,霍芬海姆会员大会一致通过让迪特马·霍普成为大股东。
各支球队球迷显然视迪特马·霍普为违背“50+1”的象征。而“50+1”被视为几乎是神圣不可侵犯,是因为它体现了以下两个宗旨:一、抵制足球商业化;二、令球队维持一定的民主参与元素。然而,霍芬海姆和迪特马·霍普这个案例其实与第一个宗旨没有关系。当大家批判足球的(过分)商业化时,多数是反对将足球视为牟利的工具。自从电视转播费令欧洲豪门球队收益大增后,欧洲球队就被一些商人视为有利可图的生意。理论上“50+1”既然限制了投资者控制球队的可能,逐利的投资者对投资德国球队的兴趣就会大减。
但迪特马·霍普对霍芬海姆的投入,却不是为了利润。相反,是他的不惜工本令霍芬海姆能有今天在德国足坛的地位。五年前曾有报道指出,历年来迪特马·霍普投放了超过3亿5千万欧元于霍芬海姆。而霍芬海姆作为一支球迷基础薄弱的小球队,根本不可能令迪特马·霍普这样的投入回本。所以,与其说迪特马·霍普是一名“投资者”,不如说他是一位“捐赠者”,因为他的资金投入其实并非以经济利润为目标。
既然迪特马·霍普对霍芬海姆的支持不是要令霍芬海姆成为他或者他旗下业务的牟利工具,那么斥责他带来了足球商业化就不是适当的指控了。反过来说,一些球队虽然遵守着“50+1”的规定,但允许企业为了商业收益入股作为小股东,又或者为了开源而设法令球迷不断消费,即视球迷为消费者。这样的营运模式比起霍芬海姆的模式其实更加商业化。
虽然有部分球迷认为足球商业化的指控不适用于迪特马·霍普,但霍芬海姆让他成为大股东,无疑是违反了民主参与的原则。但话说回来,就算德国联赛坚持要霍芬海姆执行“50+1”,民主参与又是否真的可以贯彻呢?既然在迪特马·霍普成为球队大股东前,霍芬海姆已经要靠他的资金来维持竞争力。那么,除非霍芬海姆球迷不介意让球队回到低组别联赛,否则迪特马·霍普仅仅依靠资金而不是投票权,也根本是球队的实际领袖了。只能说,“50+1”确是有助于维持德国球队的民主运作元素。但它还是在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大环境下运作,所以是不会确保到德国球队的真正民主运作的。
最后还有一点要提的是,拜仁慕尼黑高调声援迪特马·霍普,这姿态也令我充满联想。或者拜仁高层是真心觉得球迷的标语超出了底线。但拜仁本身的商业潜力为德国之冠。因此,拜仁本身在德国国内向来主张修改“50+1”,让球队可以得到更多资金投入,就不令人意外。但在欧洲赛场上,拜仁又可算是最激烈反对切尔西、曼城、巴黎圣日耳曼模式的球队。当鲁梅尼格等人声援着一位突破了“50+1”、但又像阿布拉莫维奇那样是以“捐赠者”身分入股球队的财主时,是否也在宣示一些信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霍芬海姆拜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霍芬海姆拜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串1让球胜平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足协杯赛程202...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体彩让1球胜比分...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e站1.7.26...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沙特中国的问题...